【什麼?台灣電影也出過台版007?】
#臺中國家歌劇院 #台灣有個好萊塢 #台語電影的黃金時代
夏天到了,當然就是跑去電影院看個電影啦~
但大家知道,台語電影曾有過一個黃金時代嗎?
.
原來在1960年代,「看電影」幾乎已經變成台灣的全民運動
而且那時的台語電影真的什麼題材都有,像致敬好萊塢默劇的《王哥柳哥遊台灣》啦、
還有「天然景禽獸裝台語童話故事片」(??)的《大俠梅花鹿》啦。
.
但最受歡迎的類型之一,就是緊張的諜戰片了!
但大家知道嗎?諜戰片之所以走紅
其實是跟冷戰時一場真實事件有關係的----
.
雖說在二戰前就已經出現了,但在冷戰時期
諜戰片才真正開始走紅。事情要從二戰結束一個月左右開始說起,
那時,西方與蘇聯還算是盟友,但就在此時
一名26歲的神秘人士,突然衝進加拿大渥太華警隊,宣稱:
.
「我是從蘇聯大使館逃出來的情報人員!你們已經被俄羅斯情報機關滲透了!」
.
加拿大警察一整個半信半疑,不料這名神祕年輕人竟掏出一大疊文件,
警察一看:這真的是從大使館偷出來的文件,而且上面還有史達林的親筆簽名!
.
這名投靠西方的蘇聯間諜叫做伊格爾・古琴科(Igor Gouzenko)
在受訪時,媒體還特別讓他戴上個頭罩、隱瞞他的真實長相
而之後,他隨即透露出一個更驚人的事實:
.
原來,蘇聯長年在西方投放一種叫做「沈睡者」(Sleeper)的新型情報員,
這種人長期潛伏在西方、看起來跟一般人完全沒有兩樣,等時機到來時才會向蘇聯投遞情報。
更讓西方不安的地方是,古琴科證實他們的目的之一,就是為了偷取美國原子彈的機密!
.
西方世界轟動了。古琴科事件是戰後第一起重大間諜醜聞,
它不但助長了1950年代近乎歇斯底里的麥卡錫主義,裡面複雜的陰謀與計畫
更催生了之後無數的諜報小說和電影的發展。隨著美蘇冷戰越來越緊張,諜戰片熱潮也越來越興盛
終於在1962年,影史上最知名的情報員誕生了---
.
1962年,由史恩・康納萊主演的《第七號情報員》
立刻驚豔了全世界,也捧紅了詹姆士龐德這個帥氣冷靜的情報員角色,
之後更是陸陸續續的連拍了24部。不過很有趣的是
只要看電影的反派老大是誰,大概就可以知道當時西方看誰不爽了~
.
這種熱潮很快就傳到台灣。兩年後
台灣也推出了第一部台語間諜片《天字第一號》
這部片果然刷新了台語電影的新境界,雖然間諜片熱潮只有短短四年
但各種致敬款接連出現:《天字第一號》續集、《第六號情報員》、《第七號女間諜》、《第三號反間諜》
一直到《88號情報員》
.
而這一切都發生在1960年代,這個台語電影的黃金年代。
2020 NTT夏日放/FUN時光—音樂劇在臺中《台灣有個好萊塢》寫的,就是那個年代的故事。
.
在當時,北投幾乎已經成為台灣的好萊塢,無數的劇組演員劇作家
在這裡拍出一部又一部的諜報片、音樂電影片、動物童話片
也無意間,譜寫著屬於自己的故事。
但隨著政府大力推廣國語電影運動,台語電影無可避免的走向沒落
裡面的這群人在這旋渦之中,究竟該何去何從呢?
.
臺中國家歌劇院 購票資訊:
https://www.npac-ntt.org/program/events/c-og7xA8uRKQa